如果你遇到一瓶你觉得口感拙劣的葡萄酒,你首先会想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有时候基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标杆的走向,如果遇到一瓶口感不佳的葡萄酒,有时候归根结底,还是落在了葡萄本身上。那么,究竟葡萄的成熟度对葡萄酒影响有多大呢?出身是否会如此的重要,是性格所致还是外界影响?今天就让和小伙伴们一起来聊一聊葡萄与葡萄酒的那些事。
怎么能看出来葡萄是否成熟?
1. 摸
成熟=皮儿薄而“易碎”;不成熟=皮儿厚且有弹性;葡萄皮亮亮的就是要成熟的标志之一!
2. 尝
尝一口葡萄的浓郁度;浓郁度=酸度,甜度,滋味浓度;fresh=酸度刚刚好;酸度降低就越接近成熟。
3. 籽
将葡萄籽碾碎,看看它是否成熟;浸皮的过程中,葡萄汁会和籽泡在一起,如果太生青太苦,那就说明还没准备好;葡萄籽的感觉要脆,那距离采摘日10-12天左右。
采摘适合年度天气:热!干!
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,人们对于何时该收割葡萄,什么样的葡萄能酿出适合的酒,在酿造工艺 中又能添加一些人为因素来直接导致一瓶葡萄酒的口感。可是,在还没有电子化时代,早期的人们又是如何判断何时采摘葡萄的呢?
1. 早收
早期的人们喜欢早收葡萄,这样酿出来的酒普遍都会偏酸,偏涩。
2. 晚收
当越来越多的高单宁酸涩葡萄酒不得大家的喜爱,根据人们的喜好程度,选择晚收葡萄,但是这样的酒酿出来会出现酸度不够,酒精度高的特点。
神秘的风土
风土是一个特定产区具有的不可复制的特性,这是决定葡萄质量和葡萄酒风味的关键。正所谓没有得天独厚的风土,何来倾国倾城的美酒?说白了就是,世界 上任何一个风土合适的地方都可以酿造霞多丽(Chardonnay),但夏布利(Chablis)的霞多丽却是的,别的产区可以模仿,但永远无法替代。
1. 砾石
干燥,热土壤(石头多,排水性好)
特点:白天吸收太阳光,晚上起到加热的作用。
2. 黏土
适合喜欢湿,喜欢凉一点的品种,像美乐(Merlot)
特点:密度高,下雨后容易闷水,温度偏低。
你不知道的事
采摘工艺
所有的葡萄均是由人工采摘完成,不但剪得速度要快,剪起来脆脆的就OK啦!
量的神奇
一串葡萄=一杯酒5杯酒=一瓶酒
一颗葡萄若想发挥它本身的作用,除了自己出身“高贵”之外,还要看周围的那些影响,就像性格再好的人也无法抵过遇到坏事的遭遇,如何能走得远并看得清这才是重要的。人为决定的一瓶葡萄酒的新鲜与陈旧,怎能只靠葡萄的那点“心酸”呢?所以,如果你遇到口感不佳的葡萄酒,还会怪葡萄吗?